fbpx

為甚麼「覺醒」不是只靠空想就能達成?因為我們看不透靈性的「鏡子」

相信看過以往幾篇文章後,大家對「覺醒」已有了更「貼地」的了解。「開悟」並非人們口中那麼神化的東西,對生命的了解只是脫離煩惱的第一步,這對我們每一個在世修行的靈魂來說,反而是最實際不過的事情。

為了篇章連貫性,我們先稍稍回顧一下《重新認識脈輪》,並為這篇文章補上一個完整的句號。

《【重新認識脈輪】靈魂與肉體的關係——7個生命的階段》詮釋了人生的各個階段與七個脈輪的關係:

  • 底輪——象徵生命的誕生;
  • 臍輪——象徵對生命的探索和接觸;
  • 太陽輪——象徵對慾望的追求;
  • 心輪——象徵自己與其他生命彼此間的聯繫,上心輪——象徵愛;
  • 喉輪——象徵「自覺」;眉心輪——象徵「覺醒」;
  • 頂輪象徵「覺悟」;
  • 第八輪象徵「大圓覺」,即脫離婆娑世界。

提升脈輪的頻率必須過體驗人生才會有實際性質變,我們從生命中獲得智慧,七個能量螺旋自然會在適當的時機產生共鳴,靈性將隨著能量的轉變而獲得飛躍性的成長。

光靠吐納、坐禪和空想並不足以讓我們的「靈魂」在短暫的(數次)人生中蛻變,畢竟我們的身體是物質界的枷鎖,如果「覺醒」意味著「靈性進化」,那麼真正的「進化」,就需要我們「放下」自己的身體跳出「現實的牢籠」。

然而,在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下,大多數人的心智已停滯在太陽輪與「心輪」之間的「鏡子」前,這種情況已持續了數個世紀。時至當下,靈性層面的知識對絕大部分人來說,已變得「神神化化」,甚至是不切實際的。

正因為無法看清「鏡中的真相」,所以人們的靈性意識只能不斷輪迴在物質化的世界中。

鏡子前的物質世界——無法察覺「真相」的眾生

在《重新認識脈輪》中,提到了在我們的「第三脈輪」與「第四脈」輪之間隱藏著一面「鏡子」,這面鏡子被許多人誤解為是位於乳間的「心輪」。

大部份生活在地球上的靈魂正在體驗這面「鏡子」裡的人生,這正是缺乏「靈性滋潤」的階段。其實「上心輪」才是真正代表「愛」的脈輪,「跨越」了代表「愛」的這面鏡,我們才能看到「靈性」的真相。

甚麼是「靈性」?

參考唯識宗《解深密經》中對推測「靈性」的定義。「九識義」即六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)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和阿摩羅識。

「九識」可以分為兩部分,六識是來自「物理腦」的「反應」,即左腦的「五感」加上右腦的「情感」,這是大部分人正在體驗的階段,剩下的「三識」就是「靈性」的部分。

也許你會感到疑惑,為甚麼「情感」不屬於靈性呢?因為「情感」是來自我們的「五感」:「意識(第六識)」緣發自前五識(對我們而言),因順意而生歡喜心,反之亦然。所以喜、怒、哀、樂並不包括在靈性層面。

那麼「三識」又是甚麼呢?

末那識可以比作我們的「意識」,也就是「我」們的「思想」。「末那」在梵語中義指「思量」,是「我執」的根源,是生成「四煩惱」(我癡、我見、我慢、我愛)的泉源,也是我們能否斷輪迴的「關鍵」。

末那識和第六識(意)的不同之處是,前者受第八識(阿賴耶識)影響,後者則受「意」識(來自五感的「顯」意識)影響。

舉個例子,「肚子餓了要吃東西」,這是儲存在於我們潛意識裡的「想法」,我們不需要學習如進食和何消化食物,因為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「技能」,當我們肚子餓時就會知道要進食。

這源自我們求生的「天性」,肚子餓了自然會找食物吃是避免我們「死亡」,所以末那識可以理解為我們在還有生命時,因某種不具切原因推動而產生的「想法」。

再舉個例子,「渴望愛」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「想法」。嬰兒渴望父母親的愛,這是健康「心靈」的基本需要。

許多心理疾病的根本成因多是來自嬰兒期(包括童年),因為我們的「靈魂」知道「愛」是成長的能源,如果在生命初期得不到足夠的「愛」,那麼在未來的人生將會出現許多無法控制的壓力和痛苦,而受傷的靈魂就會率先體驗「思想扭曲」的歷程。

扭曲的思想必然導致扭曲的行為,所以許多童年受到過創傷的人在長大後會做出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。童年受苦多是前輩子積累的業力所致,也因為如此,末那識的根源是來自累世的因果,而累世的業力,就藏在了阿賴耶識裡。

阿賴耶識在梵語中意譯為「藏識」,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我們的「潛意識」。

阿賴耶識是一切「我識」的根源,它隱藏著靈魂的所有智慧,也儲藏著我們千萬世來的「記憶」。它同時是靈性的種子,刻著我們生命起源的「種子」。因此世間眾生的一切「意識」都是來自阿賴耶識。

阿賴耶識保存了靈魂的記憶,而我們的「靈魂意識」就是主導意識的「潛意識」,我們不能任意操控「潛意識」,因為它是建構「想法」和「生命」的「藍圖」。

「生命藍圖」編寫了靈魂的開始和終結,跨越無數世紀,這個大輪迴裡的一事、一物、一情、一願全都發散自「因果」。

因此,我們的「因果」早已刻在阿賴耶識中,我們不能直接解讀「潛意識的來源」,因為我們的生命意義就是要學會解讀它,透過人生獲得智慧,透過「覺醒」化解業力。當靈魂學會看清因果,靈性就會成長得更快,「阿摩羅識」的真相便離我們不遠了。

阿摩羅識譯為清淨識、無垢識、真如識、白淨無垢識,也就是「涅槃」。(唐朝玄奘大師認為阿摩羅識是阿賴耶識的昇華,故不應另立第九識,所以《唯識宗》裡的「八識」並不包含阿摩羅識。

反觀而言,阿摩羅識衍生八識,所以第九識同時是「八識」的根本),即本(來就有佛)性。

換言之,「靈性」就是一切與靈魂性質相關的東西。我們的靈魂因為「迷茫」而被迫「墮落」,用佛學的概念詮釋,時間一切眾生曾經都是佛,只因受「迷」而生了無明之心,對真相的無知讓我們逐漸沉溺在無限的六道輪迴當中。

即使淪為塵世中的一顆塵埃,只要一刻獲得覺悟,當下就能回歸佛性。所以「靈性」的本源就是「佛性」,有「佛性」就是有「靈性」。

許多(西方)New Age概念其實都是受佛學啟發並發揚開來,這解釋了為甚麼選擇信佛的聰明人會越來越多。因為「智慧」一直存在於我們的「靈魂記憶」中,每一門導人向善的宗教或門派,其實都是累世的大修行者們,透過各自的法門,普渡不同階段的人們離苦得樂。

可見,「覺醒」對我們來說其實易如「開眼」,關鍵在於我們「是否願意」。

「看」得見的,只是「鏡」中幻影

把「九識」套用到脈輪系統,「五識」對應前三輪的「物質界」;「末那識」對應喉輪「來自累世的智慧」;「阿賴耶識」對應眉心輪的「靈魂智慧」;「阿摩羅識」對應「頂輪」的「真如智慧」。

而對應「意識」的「情感智慧」——心輪,就是「物質界」與「靈性」之間的「鏡子」。

我們生活在物質化的社會,大部分人只著力於追求金錢與權力。人類追求物質的意念是「被設計」出來的,所以阿賴耶識中其實也包含著「慾」的種子。

而一部分人正追求著「靈性提升」,其中有不少是修行高深甚至是已經「覺醒」的「靈魂」,而剩下來的多半是止步於「鏡」前的靈魂,也是此章所表達的「我們」。(這裡並非要把「他們」「我們」分裂成兩派靈魂,這種表達方式只是方便以較簡短的文字詮釋此章內容。所有靈魂都無分別,覺醒與否也只是「遲早」的問題。)

我們生存在「第三維度」,即是前三脈輪意識組成的「空間」。這個「空間」是虛妄的,因為它在「鏡中」,所以「第四維度」的說法也沒矛盾。身處「第三空間」的我們只透過「五識」觀察這面「鏡」。

「鏡花水月」只是「我執」顯化出來的幻像,這便是娑婆世界的特性:煩惱隨「我執」而生、隨「時間」而增、隨「無明」而長,兜轉流離始於「我執」。所以,「我執」就是這面「鏡」上的霧,要看清「第四維度」的「空間」,就要放下「我執」。

看清自己是看清真相的前提,當你發現自己的執念是迷惑自身的根源後,這面「鏡」就會不攻自「破」,你便能發現「上心輪」就是通往「覺醒」的道路。

「上心輪」,或「愛」的定義,更直白的意思就是「慈悲」,慈悲讓我們學會放下「我執」,讓我們的「末那識」得以覺醒。「末那識」的覺醒意味著更無私的成就和智慧,這有助我們更清晰的觀察自己,體驗「靈性」。

「鏡」並非「物」與「靈」的隔膜

這面「鏡」的作用並非分隔靈性,而是幫助我們看清「虛妄」。

人生就是學習看清這面「鏡」的過程,因為有了這面「鏡」,我們才能找到「開眼」的方法:

「應姻緣而入胎、處世獲得經驗、眼看得到見聞、鼻聞感受心酸、談論得到知識、軀體感受痛苦」,累積了經驗,悟到了智慧,才能領悟「鏡」「後」的真相。

「鏡」生自心、立於心,它是我們執迷不悟的原因,因為我們被自己的「無明」創造了「鏡像」。世間萬物皆是發自心相,這面「鏡」是映射我們「心照」的世界,我們看到的只是它「虛妄」的一面,真實的一面需要我們「開眼」覺察。

提升靈性目的為何?就是告訴自己的靈魂,是時候「覺醒」了。

一步著塵,二步離慾,三受煩惱,四善慈悲

恰明圓鏡,覺明無我,五蘊清淨,六見性空,

步步生蓮,苦,七覓真如,立地成
天上天下,唯獨尊!

樂於分享:

第三隻眼
即使只是泥丸宮中的一顆小松果,只要願意接受光,你就是參天神木。
發現更多
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
讚好專頁 緊貼最新動態